温柔陷阱,这个词初次出现是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,指出被“温柔陷阱”迷惑的人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策或行动,因而易被欺骗。由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George Loewenstein提出。它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受到情绪的影响,从而进行某些行动,但此类行动却未必符合逻辑,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事情。
现在,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爆出被温柔陷阱迷惑的案例。大部分案例和佛系营销或是微商推销沾不上边,它们只是一个卖萌、撩人或情感共鸣的过程,产品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卖点。
那么,我们为什么会被温柔陷阱迷惑?研究表明,受生理、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,在我们决策之前,情绪的调节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。特别是与潜在风险和利益亲密相关的决策,如金融投资、旅游、保健品等,人们常易因模糊认识、心理误导难以作出明智的决策,进而被不良商家用所谓的温柔陷阱迷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