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新华社,张晓英(化名)是江苏省南京市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,她在今年3月成为了一名陪审员。从4月初到7月底,张晓英参与了两个刑事案件的审理,并在其中一案中担任主审陪审员。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,张晓英回忆起她的陪审团经历,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。
张晓英表示,在参与陪审团工作之前,她曾经认为法律和法庭只是自己特别关心的领域,但陪审团工作给她带来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。在审理期间,她认真聆听、认真记录,把自己放在被告人和原告人的角度去想象,努力地做到公正、客观、严谨地审理案件。
“我在陪审团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情”,张晓英说,“比如说有一个陪审员始终对被告人持怀疑态度,导致陪审团无法达成一致意见。但我和其他陪审员一起努力进行沟通和交流,最终让这位陪审员改变了自己的想法,达成了一致意见。”
张晓英还强调了陪审员的责任感。她说:“做陪审员不仅仅是完成一个任务,更是对社会、对生命和对所有人的负责。”
陪审制度是中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,通过让民众成为审判的一部分,保障了法官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。张晓英的故事展现了中国陪审团员的职责与使命,也呼吁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到陪审工作中去。